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高适 〔唐代〕
高适
► 236篇诗文 ► 0条名句
谒老君庙
李白〔唐代〕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时,不禁心神肃静。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这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荒草茂盛几乎把路掩盖,台阶上落下的灰尘很厚,所以,鸟爪子的印迹深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老子出函谷关就到流沙国去了,所以,丹炉的香火无人传承,出关的道路上紫烟迷茫,哪里还有他的行踪?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你走后一千年,我独自面对着这清冷的寺庙,萧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万分?
秋吟献李舍人
施肩吾〔唐代〕
望太华赠卢司仓
陶翰〔唐代〕
问舟子
孟浩然〔唐代〕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向夕:傍晚,黄昏。向:接近。几多:多少。
湾头正堪(kān)泊(bó),淮里足风波。泊:停泊。淮:淮河。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黄昏时候,我询问划船人,前面还有多少路程?向夕:傍晚,黄昏。向:接近。几多:多少。
湾头正堪(kān)泊(bó),淮里足风波。船夫说:“河湾处正好停船,淮河里浪高风紧。”泊:停泊。淮:淮河。
诗人到处漂泊,等走到一个渡头前,虽然问的是前面的路程,当更深处是在问自己:我的前途在何方,我将要去哪里呢?一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问前程,既问自己,也是问国家、民族,既表达了诗人漂泊后的寂寞和黯然之情,也表现了对所在世道的忧虑和愤懑之情。
“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看到江里了浪花的激荡,想起心里,内心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静。而淮河里面的波澜,诗人表达了一种欲降服,欲感化的壮志豪情。不过词词句句中多少充斥着忧伤的情怀,悲观的心绪。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与《宿建德江》作于同时,为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作品。诗用问答的形式写行旅之情,显得旅情无主意,全靠船夫。第二句为全诗中心,表现了盼望快点到目的地的急切心情。但淮河风浪却很大,只好在河湾处暂作停泊,颇有吴越尚远,日暮途穷之感。“复”“足”,虽是平常之语,却是诗中之眼。
寒食日看花
王建〔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