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
韦应物 〔唐代〕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
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心怀霜
姚合〔唐代〕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依稀轻夕渚,仿佛在寒林。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王昭君变文 其八
佚名〔唐代〕
明明汉使达边隅,凛凛蕃王出帐趋。大汉称尊成命重,高声读敕吊单于。昨咸来表知其向,今叹明妃奄逝殂?故使教臣来吊祭,远道兼问有所须。此间虽则人行义,彼处多应礼不殊。附马赐其千匹綵,公主仍留十斛珠。虽然与朕山河隔,每每怜卿岁月孤。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间暂请赴京都。单于受吊复含渧,汉使闻言悉以悲。丘山义重恩难舍,江海虽深不可齐。一从归汉别..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武陵桃源送人
包融〔唐代〕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译文
注释
武陵川径入幽遐(xiá),中有鸡犬秦人家。
幽遐:僻远;深幽。
先时见者为谁耶(yé),源水今流桃复花。
耶: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
译文注释
武陵川径入幽遐(xiá),中有鸡犬秦人家。
进入幽静的武陵源后,村落中鸡犬处处,是那秦时人家。
幽遐:僻远;深幽。
先时见者为谁耶(yé),源水今流桃复花。
最先见到这幅美景的是谁呢?如今武陵源的水流动依旧,桃花也重开了。
耶:文言疑问词,相当于“呢”或“吗”。
赏析
本诗所引武陵,自然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源。可以说整首诗都是从其中化出。
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自是之后,诗人多赋《桃源行》,不过称赞仙家之乐。”武陵之于桃源,不仅在唐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而且对于初唐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一些“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仅具有更浪漫的想象空间和绚丽色彩,而且还产生了神奇诡异的仙化意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时唐朝社会道教盛行,再加上富裕的生活和繁荣昌盛的社会使得人们追寻心灵深处中对于生命短暂的忧郁。因此,许多笃信道教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会描写他们近乎幻觉式的想象。据刘中文先生考证,在现存的唐人诗词中,以“桃花源”为题的作品达21题24首之多,包融的《武陵桃源送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李端〔唐代〕
野菊有黄花,送君千里还。鸿来燕又去,离别惜容颜。流水通归梦,行云失故关。江风正摇落,宋玉莫登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