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王昌龄 〔唐代〕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王昌龄
投笔从戎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王昌龄从军行诗意画 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 177篇诗文 ► 0条名句
题湖上友人居
张乔〔唐代〕
岂得恋樵渔,全家湖畔居。远无潮客信,闲寄岳僧书。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逍遥向云水,莫与宦情疏。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张又新除温州
赵嘏〔唐代〕
东晋江山称永嘉,莫辞红旆向天涯。凝弦夜醉松亭月,歇马晓寻溪寺花。地与剡川分水石,境将蓬岛共烟霞。却愁明诏徵非晚,不得秋来见海槎。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唐代〕
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译文
注释
楚女欲归南浦(pǔ),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yàng)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荷叶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楚女:楚地之女,泛指南国女子。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浦,水边,岸边。湿愁红:红指荷花,即雨湿带愁的荷花。红,一作“云”。摇漾:摇荡,形容船在水中划行的样子。漾,一作“样”。隔西风:小船已去远,隔风相望,所以说“隔西风”。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4-25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99-100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81-82
译文注释
楚女欲归南浦(pǔ),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yàng)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楚女就要回南方去,道别的南浦飘着蒙蒙朝雨。朝雨中粉红的荷花,润透了离愁别意;小船缓缓地摇进花丛,摇荡着我不安的心绪。西风扬起的波澜,隔开了,我和你。
荷叶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楚女:楚地之女,泛指南国女子。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浦,水边,岸边。湿愁红:红指荷花,即雨湿带愁的荷花。红,一作“云”。摇漾:摇荡,形容船在水中划行的样子。漾,一作“样”。隔西风:小船已去远,隔风相望,所以说“隔西风”。
参考资料:
1、 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24-25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99-100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81-82
赏析
这首词写采莲的楚女欲归南浦与风吹波起、小船渐行渐远的情景,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哀愁是楚女驾舟归去的一霎那所引起的,是岸上送者的哀愁,也是楚女的哀愁,只是送者并未出场,却从行者眼里写出。
首起二句“楚女欲归南浦,朝雨”点明人物、情事、地点、环境。紧接着“湿愁红”句,用雨湿花红烘托气氛。花红无所谓愁与不愁,但在朝雨归去的离人眼里,却带上了愁的轻纱。“小船摇漾入花里”写船行,“摇漾”二字描摹出小船轻悠地荡漾在花丛中的情态。“波起”写船行荡起层层涟漪。这里描述小船驶入花丛的情景,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描绘出一种极美的境界。雨湿花红,风吹浪起,如此离别的环境气氛,愁意自在其中。
结尾“隔西风”三字,语言简洁,却深入地写出了送别女子的心情:西风吹起,碧波荡漾,人儿远去,无影无踪,倩影留在眼前,哀愁充满心田。其中一“隔”字,以硬笔写感情,给人以刚硬之感,表现出一种被强行拆散的感受。“西风”则是一种萧瑟的意象,与“朝雨”交加,更添凄凉,透露出送者与被送者的苦楚哀伤。
此词篇幅虽然短小,却能以少许断续的线条,绘成一幅饶有情趣的人物小景。一个“愁”字,一个“隔”字,写楚女悠悠离愁颇为宛转含蓄。全词“曲调节拍短促,而韵律转换频数,形式与五、七言诗大异其趣,令人一新耳目”(胡国瑞《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
六月奉教作
李峤〔唐代〕
养日暂裴回,畏景尚悠哉。避暑移琴席,追凉□□□。竹风依扇动,桂酒溢壶开。劳饵□飞雪,自可□□□。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夜饮朝眠曲
李贺〔唐代〕
觞酣出座东方高,腰横半解星劳劳。柳苑鸦啼公主醉,薄露压花蕙园气。玉转湿丝牵晓水,熟粉生香琅玕紫。夜饮朝眠断无事,楚罗之帏卧皇子。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