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王维 〔唐代〕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
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
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
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
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
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
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
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
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
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时从渔父渔(一作鱼)。
秋风自(一作日)萧索。
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
只应君与予。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一作静)。
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
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
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
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
邀予谷口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王维
音乐天才王维画品妙绝,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12]
常年素食王维全家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母亲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发修行,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王维自..► 401篇诗文 ► 0条名句
送丁明府赴紫溪任
罗隐〔唐代〕
金徽玉轸肯躇蹰,偶滞良途半月馀。楼上酒阑梅拆后,马前山好雪晴初。栾公社在怜乡树,潘令花繁贺版舆。县谱莫辞留旧本,异时量度更何如。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
沈佺期〔唐代〕
古人贵将命,之子出輶轩。受委当不辱,随时敢赠言。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轘辕。安得回白日,留欢尽绿樽。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唐代〕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译文
注释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诸弟:作者诸弟居长安故园。其怀诸弟诗,集中近二十首,可知其手足情深。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每年九月八日前后。故园:作者故园当在长安韦曲,位于杜陵之侧。
尽日高斋(zhāi)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高斋:指作者闲居处。芭蕉:古人多于芭蕉叶上书写,僧怀素即植芭蕉以练字,又芭蕉心为愁之象征。
参考资料:
1、 成志伟主编;林东海选注.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上:重庆出版社,1997.10:351
译文注释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白露时节秋草长满庭院,我更加的加思念诸弟。
诸弟:作者诸弟居长安故园。其怀诸弟诗,集中近二十首,可知其手足情深。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每年九月八日前后。故园:作者故园当在长安韦曲,位于杜陵之侧。
尽日高斋(zhāi)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整日在高斋无事可做,于是在芭蕉叶上独自题诗消遣。
高斋:指作者闲居处。芭蕉:古人多于芭蕉叶上书写,僧怀素即植芭蕉以练字,又芭蕉心为愁之象征。
参考资料:
1、 成志伟主编;林东海选注.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上:重庆出版社,1997.10:351
赏析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值此白露时节,秋草已生满庭院,更加思念远在长安的亲人。“秋草”、“白露”更加形象的体现出秋天的清冷,为下文抒别情离思定下基调。南朝宋诗人谢惠连有《捣衣》诗,亦写秋景秋意,其中有云“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韦诗与之如出一辙。所不同者,谢诗写思念丈夫,韦诗写思念诸弟而已。
唐代草书大家怀素与韦应物生活在同一时代,年岁也相仿。据说怀素在寺院附近种有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蕉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没日没夜地练,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的故事,在当时就颇为流传。诗人戴叔伦比韦应物大五岁,晚年上表请为道士,他写过一首《赠鹤林上人》绝句:“日日涧边寻茯苓,岩扉常掩凤山青。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可见在芭蕉叶上写字、抄经卷在当时已形成一种风气。据统计,“芭蕉”意象在《全唐诗》中出现过七十次,多与思人有关。诗人于百无聊赖中,乃于芭蕉叶上题诗。“独”字的运用更突现思弟心情之急,更见情深意长。
这首诗并无太高深的思想,也无特别突出的艺术技巧,只是以“芭蕉题诗”一句画龙点睛,表达出一种生活化的细微感触和情怀。其实,中国的古诗,都特别富有这种“琐屑”的韵致。这种“琐屑”,可以是感情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感情往往因为平淡而愈显得真实,没有大喜大悲的做作,只是平心静气,节制简洁。不仅如此,在遣词布局上,韦诗也都以淡泊质朴见长。总之,用琐屑细致的描写手法来表达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没有磅礴的气势,却以微小的细节打动人;没有华丽的语言修饰,却在平淡中见真知,这是韦应物写诗的一大法宝。与之相比,韩愈喜欢剑走偏锋,用一些怪的字句,不免有逞奇之弊。白居易的诗虽然平易,但在布局上往往过于讲究回环曲折,与韦诗相比,又少了一份古朴温厚之气。
驾幸天长寺应制
广宣〔唐代〕
天界宜春赏,禅门不掩关。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车马喧长路,烟云净远山。观空复观俗,皇鉴此中闲。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