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刘长卿 〔唐代〕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
林峦非一状,水石有馀态。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
留连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示孟郊
孟浩然〔唐代〕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
杨廉〔唐代〕
东头曩日侍先皇,犹记鳌山第一章。独酌久应收燮理,素丝新岂恋羔羊。不妨野寺参南老,肯使终身作务光。草阁天峰人已去,依然篱菊自寒香。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栽杉
白居易〔唐代〕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裴迪〔唐代〕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译文
注释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译文注释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
赏析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作者为什么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呢?这是由于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作者生活的时代大约属于唐玄宗和唐肃宗时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后期。那个时候由于唐玄宗任用奸相李林甫,宠幸杨贵妃,政治十分黑暗,下层知识分子无法入仕,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没有出路。所以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