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注释
花非花,雾非雾。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如:来时。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朝云无觅处。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
2、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
3、 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 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译文注释
花非花,雾非雾。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夜半来,天明去。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来如:来时。几多时:没有多少时间。
去似朝云无觅处。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参考资料:
1、 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
2、 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
3、 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 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赏析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