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舟
薛涛 〔唐代〕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宋公宅送宁谏议
宋之问〔唐代〕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长安即事寄友人
李远〔唐代〕
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瑶台钟鼓长依旧,巫陕烟花自不同。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南歌子·转眄如波眼
温庭筠〔唐代〕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译文
注释
转盼如波眼,娉(pīng)婷(tíng)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xiāo)。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转盼:目光左右地扫视。盼,一作“眄”。娉婷:形容姿态秀美。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邀约。此处指幽会。恨春宵:恨春宵难过。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6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5-6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2-53
译文注释
转盼如波眼,娉(pīng)婷(tíng)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xiāo)。
转动的明眸,流盼着清澈的秋波;纤秀的腰肢,如翠柳般婀娜。花丛里的幽会已成往事,深情的回忆只增添了相思的凄恻,更恨这春宵孤独漫漫难过。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转盼:目光左右地扫视。盼,一作“眄”。娉婷:形容姿态秀美。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邀约。此处指幽会。恨春宵:恨春宵难过。
参考资料:
1、 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6
2、 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5-66
3、 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52-53
赏析
此词写男主人公对女子的深深思念,从男子的视角展示女子的形象,突出其思忆之苦。
起拍二句是写男子忆念中女子动人美丽的形象:秋波如媚,柳腰娉婷。“转盼如波眼”,写眼光流盼如秋波般清澈、闪耀;“娉婷似柳腰”,表现女子的美妙身段: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手法。那次幸福的欢会女子给男主人公留下难忘的印象,为思忆之苦先垫上一笔。接着“花里暗相招”一句是写当时的幽会,欢乐的幽会也给男主人公留下难忘的记忆,再为思忆之苦垫上一笔。这三句纯是以女方的倩影衬托男子的情思。有了前面三句的铺垫,后面写男主人公的思忆之苦就很自然了。后二句“忆君肠欲断,恨春宵”,直抒相思情深,春宵难遣。尤其是“肠欲断”“恨春宵”六字,生动地把主人公为情所苦的形象突显出来。
此词虽然用语普通,甚至有些俚俗,但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有今昔对比,有叙事有抒情,跌宕多姿,别具特色。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权德舆〔唐代〕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八音谐雅乐,六辔骋康衢。密侍仝锵珮,雄才本弃繻.炉烟霏琐闼,宫漏滴铜壶。旧友双鱼至,新文六义敷。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刍。交辟尝推重,单辞忽受诬。风波疲贾谊,岐路泣杨朱。溟涨前程险,炎荒旅梦孤。空悲鸢跕水,翻羡雁衔芦。故国方迢递,羁愁自郁纡。远猷来象魏,霈泽过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县中池竹言怀
钱起〔唐代〕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