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在军登城楼

骆宾王 〔唐代〕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注释
军:指军中。
风威:军威。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水气:指杀气。寒:不寒而栗。
戎衣:即军装。定:平定。
歌舞:载歌载舞。长安:唐的都城。

赏析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写深秋景色,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景象。诗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此二句营造一个“风冷水寒”的悲剧氛围,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慷慨悲壮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浑然一体,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若将此诗的意境分而析之,不难发现,此诗所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体现的却是诗人的满腔热情和雄心,这一“冷”一“热”对比,映衬,赋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

骆宾王

骆宾王

  才惊女帝据《唐才子传》记载,骆宾王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 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柏床

白居易〔唐代〕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朝为风烟树,暮为宴寝床。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游原 /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访

李德裕〔唐代〕

幽居近谷西,乔木与山齐。野竹连池合,岩松映雪低。喜君来白社,值我在青谿.应笑於陵子,遗荣自灌畦。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下逢杨侍御

马戴〔唐代〕

巨灵掌上月,玉女盆中泉。柱史息车看,孤云心浩然。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李端〔唐代〕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