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 〔唐代〕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译文
注释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yǐ)云栽。
天上:指皇帝、朝廷。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和:带着,沾染着。倚云:靠着云。形容极高。
芙(fú)蓉(róng)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荷花的别名。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3
译文注释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yǐ)云栽。
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倚着彩云栽培。
天上:指皇帝、朝廷。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和:带着,沾染着。倚云:靠着云。形容极高。
芙(fú)蓉(róng)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生长在这秋天的江畔,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她及时开放。
芙蓉:荷花的别名。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3
赏析
此诗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后两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全诗运用比体,寄兴深微。
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诗句。谜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贴。“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不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八首》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
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倚着彩云栽培。
芙蓉生长在这秋天的江畔,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她及时开放。
注释
永崇:指长安永崇坊。
高侍郎:指当时的礼部侍郎高湜。
天上:指皇帝、朝廷。
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
和:带着,沾染着。
倚云:靠着云。形容极高。
芙蓉:荷花的别名。
赏析
此诗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后两句比喻自己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全诗运用比体,寄兴深微。
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诗句。谜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贴。“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不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八首》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
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
高蟾
在以科举取士的唐王朝,进士一科尤其被世人看重,因而考中者所受的待遇也无疑是最为优渥的;诚然,这其中难免也会有一些人为的“猫腻”。尤其到了晚唐时期,科举场上那徇私舞弊的弊端日益显露,这在诗歌中便有着大量的反映。入选《千家诗》里的高蟾七绝诗《上高侍郎》,①则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首。 出身于河朔间贫寒家庭的高蟾,天资聪颖,性情倜傥..► 16篇诗文 ► 0条名句
雪夜小饮赠梦得
白居易〔唐代〕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译文
译文注释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永夜:长夜,整夜。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赏析
哭刘言史
孟郊〔唐代〕
诗人业孤峭,饿死良已多。相悲与相笑,累累其奈何。精异刘言史,诗肠倾珠河。取次抱置之,飞过东溟波。可惜大国谣,飘为四夷歌。常于众中会,颜色两切磋。今日果成死,葬襄之洛河。洛岸远相吊,洒泪双滂沱。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八十二
钱珝〔唐代〕
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译文
注释
远岸无行(háng)树,经霜有伴红。
无行:没有一定的行列,东一棵,西一棵,不成行。经霜:经过秋霜。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题叶:在红叶上题诗是唐代待人常有的所谓韵事。“赠”“好句” 给“江枫”,是把江枫拟人化了。
译文注释
远岸无行(háng)树,经霜有伴红。
向远岸望去,河岸的树木错落不成行。经过了秋霜的历练,已染上片片红色。
无行:没有一定的行列,东一棵,西一棵,不成行。经霜:经过秋霜。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
停下舟子,脑中搜罗着赞美红叶的好句,题在树叶上,赠与这岸边的枫树。
题叶:在红叶上题诗是唐代待人常有的所谓韵事。“赠”“好句” 给“江枫”,是把江枫拟人化了。
赏析
出辽后三首 其二
周祚〔唐代〕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持刀抽身去,岂得顾子孙。尚闻有虎符,科积穷丘原。万人奋其怒,欲出舌复扪。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