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唐代〕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从层层叠叠的山岭处落下,山中的景色逗引着我寻幽探美。
长满兰花的小路,处处飘香,香薰幽珮;长着槐树的小院洒满落日斑驳的疏影。
山谷幽静,犹觉得风声格外之响,月色深深,洒满空旷山峦。
一扫官场束缚的劳累苦痛,只剩下一颗向往大自然的高洁之心。
注释
幽珮: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
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赏析

  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也表达了诗人想摆脱官场束缚意欲退隐的心情。

  这首诗首联点明题旨,总写月夜下游山。夕阳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间寻幽探幽。颔联写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颈联写山中的寂静幽深,二、三联写景,描写十分细腻,对仗特别工致。落日的余晖仿佛是点点滴滴的黄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兰径、槐庭之中,空山静谷,寂寞无声,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随着阵阵山风;前三联描绘游山所见所闻,“兰径”、“槐庭、“静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风声”“月色”,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纯静、空明、幽雅、清丽的图画。

  面对这样悦人的山色,诗人于尾联卒章显志,情不自禁地抒发了挣脱樊笼,寄迹山林的情怀,显得贴切自然。“樊笼累”(陶渊明“久在樊笼里”)表明对官场、俗世的厌倦,“松桂心”(陶渊明“复得返自然”)表明对自然的喜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心”,主旨凸显。

  由此,全诗在营造山中夜色空旷、幽静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樊笼”(尘世束缚)、亲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厌恶尘世、热爱自然、追求高洁之情志,了了可见。

骆宾王

骆宾王

  才惊女帝据《唐才子传》记载,骆宾王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 109篇诗文 ► 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岑参〔唐代〕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唐代〕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 一作:独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远上人归京

冷朝阳〔唐代〕

夏腊岁方深,思归彻曙吟。未离销雪院,已有过云心。寒磬清函谷,孤钟宿华阴。别京游旧寺,月色似双林。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 其八

王圭〔唐代〕

帘旌风捲绿波流,绣扇红鸾五綵楼。撮角茶床金钉校,暗花香印锦纹头。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进士秦颙若

李咸用〔唐代〕

莺默平林燕别轩,相逢相笑话生前。低飞旅恨看霜叶,曲写归情向暮川。在野孤云终捧日,朝宗高浪本蒙泉。何劳怅望风雷便,且混鱼龙黩武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