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
百岁光阴如梦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
魏耶?晋耶?
〈落梅风〉
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
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发,
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
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
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方宁贴,
鸡鸣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
闹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
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
嘱咐俺顽童记者:
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译文及注释
马致远
散曲作品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 79篇诗文 ► 0条名句
辋川集。柳浪
王维〔〕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齐州送祖三 / 河上送赵仙舟 / 淇上别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译文
注释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zhàng)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天寒远山净,日暮(mù)长河急。
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解缆(lǎn)君已遥,望君犹伫(zhù)立。
缆:系船的绳索。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86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35-36 .
译文注释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
祖帐(zhàng)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
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古人出行,上路前要祭路神,称“祖”,后来引申为饯行。此句一作“祖帐已伤离”。荒城:即边城的意思。指齐州。一说指济州。
天寒远山净,日暮(mù)长河急。
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
长河:指济水,齐州在济水南。
解缆(lǎn)君已遥,望君犹伫(zhù)立。
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我还久久伫立。
缆:系船的绳索。伫立:久立。此句一作“望君空伫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86 .
2、 邓安生 等 .王维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0 :35-36 .
赏析
此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写的作品。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起句平易如话,写两人才相逢又相别了,刚高兴了一会,此时又悲伤了起来。这两句语言朴实平易但蕴含的情感又很丰富。“相逢”、“相送”、“方”、“还”传达出来去匆匆的遗憾。“还成泣”一方面表明友情是多么真挚、深厚;另一方面短暂的“笑”对“泣”又起了反衬、加强的作用。这两句真是天生的好言语。下两句亦是叙别。济州位于黄河下游,作者在《被出济州》中谓之“井邑海云深”,谪居于此,自然更生遥远之感了。他的愁入荒城,也含有不甘于这种境遇的意思。那首也是作于济州的《赠祖三咏》写道:“贫病子(指祖)既深,契阔(离散、劳苦)余不浅。”可见二人皆是天涯沦落人,因此友情就显得分外深厚了。“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这两句写到环境,仿佛一路絮谈,周围环境都未顾及,此时友人解缆离去,才注意到伫望中的这些景象。这两句使人产生时间感,“祖帐”进行了多长时间啊。这景象引起作者特别注意,自是迎合了他此时的情绪,表现出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感、落寞感,而“日暮长河急”更加重了心绪的撩乱。沈德潜称“着此二语,下‘望君’句愈觉黯然。”(《唐诗别裁》)诗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望着友人离去,真是“黯然销魂”至极了。“解缆君已遥”,写船快,实则怨船快;“望君犹伫立”,一个“犹”可见他是何等执着。这类的诗句很多,只是王维这两句用两个“君”分明是谈话口吻,仿佛此时他在心里默默地与友人在交谈。
这首诗叙别情,在王维同类诗歌中,显得特别浓挚深至,而语言表达又很自然素朴,“天寒”二句的描写也似是不经意间的点染,王文濡评曰:“不设色而意自远,是画中之白描高手。”(《历代诗评注读本》)这真是“淡者屡深”(司空图语)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译文
注释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要欲:好像。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作多情。
译文注释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清早就已打开层层的屋门,坐立不安地盼着友人,竖耳倾听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自己弄错了。
要欲:好像。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晚钟响在皇家的园林里,细雨从春城的上空轻轻拂过。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已经明白他顾不上过来,是自己太过急切想要见到他。
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作多情。
赏析
此诗写出了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的心情。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这样还不够,还要坐着,想听听载着友人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当然,光听见车声还不行,还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时,才是出户迎接的绝好时机。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通常在候人不至之时,为了避免焦虑,等候者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写已明知友人不来,而期待之情仍萦绕于怀,经久不去。
王维此诗颈联侧重于听觉,陈与义的《春雨》里也有相似的句子:“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其实细较之下,也可以觉出很大的不同。王维的两句,晚钟鸣响,用耳朵听,自不必说,雨过春城,当然也是用听,两句都是表现一个感官所攫到的效果。反观陈与义的诗,莺啼是听觉,而雨湿高城,却与王维的雨过高城不同。过,只写雨的一种状态,运动的状态,但是湿,却写出了雨过所产生的效果。这大概也是在《泊船瓜洲》中王安石把春风“又到”,“又过”,最终改为“又绿”的原因。但是王维的这两句不能从原诗中孤立出来,此联的“晚钟”是和首联的“朝已启”相照应的,而“过”字,表达的也许是因春雨已过对友人还不来的一种埋怨之情。
这首诗的深层意思其实在前四句,即肯定储光羲的值得人敬爱的为人,所以才写作者期待之殷切。
和严恽秀才落花
杜牧〔〕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译文
注释
译文注释
赏析
TOP